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不敢活出攻击性的人,也许是因为不敢为自己而活

2024年09月06日 10:00 学乃身之宝 点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就是成为自己。

而对于什么是自己,他说到,自己即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如果这些生命体验都是被动参与的,或者都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如果这些生命体验都是我们主动参与的,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无论生命体验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我们都是在做自己。

这说明,成为自己或做自己,和我们的感觉、意志有直接关系。

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按照自己的感觉或遵从自己的意志行事,尤其是不敢活出攻击性,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是以和为贵,现实生活也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在我看来,先活出攻击性,然后才能成为我们自己。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活出攻击性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01

攻击性谁都有,

它是一个好东西

我们要知道,谁都不好惹,包括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攻击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攻击性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它是我们生命力的象征。

正如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的那样,攻击性等同于活力或动力,每个人的自我就像一个能量球,能量球伸展自己时,自然会有攻击性。

只是很多人可能对攻击性有误解,认为攻击性是骂人、爆粗口,其实并非如此。

攻击性,指的是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提出自己的需求、敢于拒绝、敢于要求、敢于表达、敢于创造、敢于打破墨守成规、敢于特立独行,即敢于做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见"老好人",感觉他们从不发脾气,但那是真实的他们吗?当然不是,因为谁都有攻击性,不可能事事都按照外在的要求去做,他们一样会有愤怒,只是没有表达出来,甚至他们都觉知不到。

就像那些讨好型的人,他们忘记了为自己考虑,只想着自己付出,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肯定,只是讨来的好,并不是真正的好,换句话说,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好,因为习惯讨好的人,是没有自我、没有原则、没有界限的人,这样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也没人愿意和这样的人建立深度关系。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就是讨好型的人。小时候为了讨好父亲,习惯做鬼脸,结果落下后遗症,一紧张就会做鬼脸,导致自己很多场合尴尬不已;长大工作后,不敢为自己利益争辩,委曲求全,失去工作;恋爱后,更是没有自我,爱得卑微,最后过完了自己无聊的一生。

当然,这和她从小被忽视的生活经历有过,但作为成人的我们,要明白敢于活出攻击性,敢于为自己发声,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02

不敢活出攻击性的人,

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前面说了,每个人都有攻击性,谁都不是好惹的,但为什么很多人不敢表达攻击性呢?

答案是他们害怕,而害怕的背后就是在保护自己。

就像松子,她不敢和同事争辩,宁愿为了学生失去工作,就是担心对方不高兴,或害怕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在保护自己。

那么,具体来说,不敢活出攻击性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其一,他们害怕孤独。

松子从小就希望得到和妹妹一样的爱,只是妹妹生病,父母更偏爱她,而她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向父母提要求,或许就是害怕父母不高兴,对她有意见,进而更加孤立她,这就是害怕孤独。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我们提要求,或拒绝,就会面临着失去这段关系的风险,而和一个人断了联系,就会感到孤独,所以不表达攻击性的好处,就是不用面对孤独的可能性。

其二,他们害怕被惩罚。

那些不敢活出攻击性的人,除了避免让自己感受孤独外,还是害怕被惩罚。松子当时不敢拒绝作家男友的要求(让她出去卖身赚钱),一方面害怕对方离开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害怕对方打骂自己,而这些担忧,其实就是害怕被惩罚。

当我们攻击别人时,很可能反过来被别人攻击,所以才会忍气吞声,伪装成“老好人”。

其实,不敢活出攻击性的人,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害怕不和谐等等,但不管是出于怎样的理由,不敢活出攻击性的人,就是不能为自己而活的人。

03

活出攻击性,

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有力量

成为自己,需要尊重自己的感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这需要我们活出攻击性,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有力量。

没有人不会表达攻击性,只是有些人选择了不表达。

那么,我们该怎样活出攻击性呢?

首先,意识到自己不去表达攻击性而不舒服。

前面说了,有些“老好人”自己没有觉知到不舒服,因为那是潜意识里做出的选择,而想要活出攻击性,就要有意识地自我觉醒,审视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否生活愉快。

就像松子,成人后需要不断自省,反思自己,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爱得是否舒服,否则总是围着对方的感觉转,永远无法成为自己。

当然,这样的自省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不过可以试着从重视自己的感受开始。

其次,问问自己不敢表达攻击性的背后,到底在怕什么。

不敢活出攻击性,是因为惧怕,这个害怕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弄清楚,只有知道具体原因,才能再次理性判断,进而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

松子即使被家暴,也不愿离开当时的男友,因为她太害怕孤独了,在她看来,和男友在一起就算是地狱,也好过一个人生活。

当然,那是松子自己的选择,最后的结果也是她自己承担。

再次,重新审视这样的恐惧,再问问自己,是这段关系重要,还是自己的感觉重要。

这个过程,才是我们能否活出自己的关键。

回到文章开头罗杰斯的观点,只有我们的生命体验是自己主动参与的,那才是活出自己。对于松子当时拒绝好朋友劝说这件事来说,她是在活出自己,因为那是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选择,只是这样的选择还是在讨好。她在朋友面前活出了自己,却在男友面前失去了自己。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忠于自己的内心,重视自己的感觉,敢于为自己活着,这样才是真正地成为自己。

当然,活出自己,并不代表我们要成为一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的人,而是敢于捍卫自己的边界,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再为一段关系妥协、隐忍、讨好、吃亏、被人欺负等等。

写在最后

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

无论多么害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很容易像是虚假的,也很难和他人建立生动且真切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意义,是成为自己,如果活不出攻击性,就无法带着主体感展开自己的生命,自然无法活出生命的意义。

当然,活出攻击性,是需要一点一点开始的,要用一生的尺度来衡量。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不好惹的人。(文章转自壹心理)


上一条:感受“福流”:从平凡生活中发现巅峰体验 下一条:解锁社交媒体的最佳使用方式,找回你的好感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