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亲社会实验室丨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想在雨中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2024年04月29日 10:00  点击:[]

作者:王凯钰
插图:欧阳露雪
编辑:欧阳露雪
排版:欧阳露雪

来源: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Coco有话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经历各种具有挑战的事情,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战胜疾病、面对霸凌、完成学业等等。当成功克服这些困难后,有的人会对那些也经历相似困境的人更加同情,而有的人则会变得更加冷漠?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我们对他人困境的态度

人们对他人的同情通常与归因有关。例如,对于因为外部因素(例如战争和自然灾害)而处于困境的人,人们通常会更同情,也更有可能对其提供帮助。而对于由于内部因素(例如缺乏努力)而处于困境的人,则会有愤怒感和蔑视感,从而不太可能为其提供帮助。一般来说,人们对自我成功倾向于内归因,但在对自己战胜困境进行归因时,相较于外归因,内归因可能会使个体低估他人面临困境的难度,从而减少同情。但是,外部归因又可以区分为社会性(关系)和非社会性(情境)归因,哪一种外归因才是同情的重要预测因素呢?以往的研究发现,来自他人的有益行为会引发了人们普遍的感激之情,而感激与人们的同情和亲社会性密切相关。感激也与人们面对他人过错而产生的宽恕有关,会增加对他人所处困境的换位思考和同理心。因此,研究者推测人们对自我复原力的关系归因可以正向预测对逆境中努力他人的同情,并探讨了感恩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通过七项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在实验1中,研究者通过自我报告法,探索了被试对自己在困境中的复原力是否会自发地产生不同归因,即归因于内部、社会关系或情境,以及这些不同的归因是否是可分离。研究者招募了402名经历过失业困境的被试,通过量表测量了他们的自我复原力归因、控制点、自我建构、公共取向以及宜人性和外向性的人格特征。结果发现,对复原力所作的上述三种归因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实验2中,研究者探索了人们对自我复原力的自由归因是否在没有量表项提示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并初步探究了对自我复原力的归因与对他人同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让被试写下经历的两个困难生活事件,然后给其他在相似生活事件中挣扎的人写条信息。然后,研究人员对被试的自由反应描述中所涉及的内部、情境和关系归因的程度,以及在给他人的信息中对他人的情感支持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关系归因和同情反应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表1)。

与我们对自己战胜困境的归因方式存在密切关联。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归因方式,以及这种归因方式对他人同情的影响。

                                表1  情感支持与复原力归因的多层回归

在实验3和实验4中,研究者分别针对经历戒烟、忍受工作场所欺凌、离婚和抵抗大流行病压力的人进行研究。通过测量被试对自我复原力的归因、对故事中面临相似困境的他人的同情,证明了人们对自我复原力的关系归因与他们对那些努力应对类似痛苦事件的他人的同情有关,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感恩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  

在实验5中,研究者招募了145名戒烟者、76名目前吸烟者和162名从不吸烟者。其中,戒烟者被随机分到了内部复原力归因条件和关系复原力归因条件,两种条件分别涉及让被试在5个内部和关系因素中,选择促进其戒烟的前两个因素,并详细说明这两个因素如何促成其戒烟行为。然后让每个被试阅读关于他人戒烟的小短文,并完成同情及感激的测量。

结果发现,被分配到关系归因条件下的被试,在随后对努力戒烟的人更同情,且感激在一定程度上中介了关系归因与同情之间的关系。而且,关系归因条件下的戒烟被试与目前吸烟的被试具有同样水平的同情(图1),这表明对复原力的关系归因可以缩小人们的同情心差距。

                                      图1 不同吸烟组对他人同情心的影响


在实验6中,研究者分两个阶段(操纵前和操纵后)进行,分别测量了被试的归因基线,不同归因的变化程度,及其与同情的关系。共招募了501名成年被试。首先,要求所有被试反思他们在获得高级学位的挑战中面临的影响因素,完成复原力归因量表。然后,一半被试接受内归因操纵,另一半被试接受关系归因操纵,再测量他们对另一个也在努力完成高级学位的人的同情程度,接着再填写一遍归因量表。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试在两阶段都倾向于内部归因,而接受关系归因操纵的被试显著增加了关系归因,并且关系归因条件下的被试所报告的对他人的同情水平高于内部归因条件下的被试。  

在实验7中,研究者在操纵归因之前,让所有被试都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并获得帮助,以完善之前研究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获得过其他人帮助的经历。然后进一步探究人们在什么程度上,在什么条件下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更多的关系归因,而不是进行默认的内部归因。

该实验也由两部分组成。首先,被试需要与另一位被试完成一项认知要求很高的任务,且会感知到该任务是在另一位被试的帮助下完成的。然后,研究者对被试的复原力归因进行了操纵,在复原力关系性归因条件下,被试自己完成的内容被标为蓝色,搭档完成的标为红色,以突出完成任务的联合性质;并告知被试更好的任务表现取决于与另一被试的合作及受到帮助的程度。在内归因条件下,被试只查看了自己完成的内容,并告知任务完成情况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控制条件下,被试被告知他们所写的内容不会影响任务完成情况,是开放式作答。最后,测量被试对处于同样情境,但在中途由于过于疲劳而无法成功完成任务的人的同情,并测查被试认为使自己克服挑战的影响因素,以及被试对类似困境中其他挣扎着的人分享奖金的行为。

研究结果(表2)发现:关系归因条件下的被试比其他条件下的被试体验到的感激水平明显更高;关系归因条件下和控制条件下的被试比内归因条件下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同情;感激中介了关系归因与同情的关系;与他人分享奖金的行为是由感激和同情预测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表2  不同归因条件下的描述统计结果

                            

综上,这项研究发现,个体对自我复原力的关系归因可以激发其内心的感激之情,从而对他人产生同情,进而再促使个体帮助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这一发现揭示人们如何审视自己在困境中的复原力,即对自己复原力的关系归因,有助于理解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他人。通过培养人们的关系归因,可使人们更多地去关注外部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可以更好地弥合同情心鸿沟,让社会充满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忘他人的帮助,也不吝啬对他人的帮助,让感恩和同情成为我们共同的力量。

作者简介:王凯钰,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本公众号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实验室主办。在这里,我们将分享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推介相关心理学前沿文献,普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原作者名:王凯钰

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原文标题亲社会实验室丨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想在雨中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授权说明:口头授权转载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



上一条: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咨询师请回答vol.07 下一条:嫉妒:当一种情绪引发了心理失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