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一卡通 成绩查询 开学 疫情 军训

嫉妒:当一种情绪引发了心理失调

2024年04月26日 10:00 风墟 点击:[]

「嫉妒」这个概念其实很复杂,因为它是一种“复合型”、由一系列的情境和情绪组合而成的情绪。

喜、怒、哀、惧、这些是基本情绪。如同造一辆车的基本配件:这是轮胎、这是方向盘、这是车窗。

这些配件以不同的方式被诱发、从而组合、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了诸多更为复杂的情绪:恐惧加上害羞就变成了紧张,恐惧加内疚加痛苦加愤怒就变成了焦虑。

「嫉妒」作为复合型情绪中的佼佼者,它最起码会由五种其他的情感组成:羡慕、挫败、不公感、屈辱、憎恨。

此外,嫉妒这种情绪的产生,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情境或是社会关系作为前提。

首先,你需要一个或多个他者,这个人要曾经和你在某一方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你认为”他还不如你。

然而,这个人现在却在一个或者多个方面优于你,并比你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回报:金钱、名誉、地位、他人关注等等。

一般而言,还需要你较长时间的处于一个对自己当前生活不大满意的状态,而你又迟迟无力解决。为了转移这种无力感,我们会更容易转而去憎恨他人。

最后,这个人还需要经常的被你“看”到,哪怕你们已分隔千里,但是你能看到对方的朋友圈。对方的生活能够时常引起你的注意,这就会导致你对对方的嫉妒难以被时间冲淡。

这四个前提情境每一个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第三点:你自己当前生活的不顺。

这与你的人品和道德没有关系,绝大多数的人在长期遭遇生活的不顺遂时,他都会“不由自主”的给这种不顺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

这个宣泄的出口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是通过沉溺于酒精、网游等强刺激度的活动来长期转移注意力,有人会归结于自己的“运势”不好、从而致力于拜佛求道,还有的人会归因于某些社会规则的不公平。

如果归因于整个社会结构的不公,这个人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愤青、一个公知;

如果归因于某一条他个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规则的不公,同时他周遭又有一个常现于眼前的对比对象在晃悠时,那么他就会陷入持续的、很难自止的嫉妒。

譬如我比我发小李德柱更漂亮,但是李德柱的老公无论是人品样貌家世收入样样都比我强,这时我就会痛骂不公平,在这背后意味着、我认同了一个「我认为」是更“公平”的逻辑:女生的丈夫的条件,应该与这个女生天生的相貌美丑成正比,越美的女生所嫁的丈夫应该条件越好。

然而李德柱的丈夫却比我丈夫条件更好,我就认为这一现实违背了我所认同的这一条“公平规则”,这样我就能够心安理得的、将我内心的各种负面情绪,以憎恨的形式发泄在李德柱身上。

但是很显然,我们都能够意识到,“我”所认同的这条所谓的“公平规则”事实上并不公平。

我之所以认为它是公平的,是因为我愿意相信它就是公平的、合理的,更是因为这条公平规则对我来说是有利的——

“我”比李德柱更漂亮,按照“越漂亮的女生嫁的丈夫条件就越好”这条规则,很显然我“应该”比李德柱拥有更好的丈夫。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自欺而不自知。我们善于使用冠冕堂皇的道德范式,来掩饰为了自身立场谋利的私心。

一个如果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他就是一个聪明人,并且能够拥有较为放松的心态和健康又强韧的人格。

但一个不能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或是不愿意承认自身虚伪的人,那么他必然会拥有很多内在的冲突,也会更容易生活在痛苦之中。

现在讲完了嫉妒得以形成的前提情境,下面我们来分别阐述一下嫉妒的五个基本组成情绪、以及嫉妒这一情感发生的过程。

嫉妒首先发动的情绪,必是羡慕。羡慕本身是一种中性的情感,这是当我们在他者身上看到优于我们自身的特点或能力时,所自然而然会产生的。

有些时候人们会将「羡慕」与「嫉妒」这两种情感混淆,实际上它们是两码事,羡慕是一种单纯的基本情绪,它是嫉妒的组成要素。

因为羡慕这一情绪是单纯的,所以你羡慕一个人时往往就只会止于羡慕,亦或者是会更为积极的产生“我也可以做的像他一样好”的竞争欲。

但是嫉妒的下一步却必是「挫败」,你看到对方优于你的地方之后,产生的是对自己的不满、是自卑、是自我感到受伤。

挫败实际上是由于自己当前生活的某些不如意和不公感所造就的,但你往往会是先感到挫败,然后再感到不公。

不公感即是你会想:凭什么是他而不是我,凭什么他比我过的好;我比他更强,他有某某某缺点,他不配拥有这些东西;

但是现实世界中,对方的确在某一方面优于你,甚至你心底隐隐知道,对方优于你的这一点是你不可能拥有的、是你很难超越对方的,接下来你又会产生屈辱感,和一定程度的对对方的憎恨。

在此我们需要理解到:并非所有的嫉妒都一定是按照这五个顺序逐次发生,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在嫉妒的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基本情绪所占的比例和强弱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

更何况人的情绪的变化,是极为迅速,很多时候又是极其容易受到外界轻微事件的影响,又极其容易发生转化和转变的。

比如有的人的嫉妒其实大部分是羡慕,而有的人的嫉妒大部分是挫败,有的人的嫉妒大部分又是憎恨。

再如,如果你极端的被自己的强烈嫉妒情绪所困扰,因为此时你的情绪强度极其之高,此时你会突然体验到一种失控感,这时嫉妒很有可能又会被恐惧或是焦虑所取代。

情绪虽有名义上正面和负面之分,但事实上只有当一个情绪对我们造成困扰、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时,这个情绪才变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你只是短时间的对某人产生了嫉妒,但是过不了多久这一情绪就消失了,或是被你遗忘了,那么这并不构成什么问题。

而嫉妒这一情绪,它会成为一个困扰我们正常生活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一,是嫉妒之中的挫败、不公感、屈辱、和憎恨这四种情绪持续的存在,不能平息,你无法、也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些情绪消除。

你只模糊的知道因为你对某人的嫉妒,令你总是心境恶劣,总是觉得不舒服。

当这种恶劣的心境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了之后,你就会感觉自己好像“不对劲”、或是有点“不正常”了。

你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状态,尽快从这种恶劣心境中走出来,你不想再老是感觉不舒服,老是如此的痛苦。

事实上,这样一种状态它并不是独见于嫉妒这种情绪的,而是任何事件和情绪,如果它导致我们心境恶劣,持续低落,我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异常”,此时你会迫切的希望自己恢复正常,将异常状态消除。

但是这样一种迫切的期望,它导致你在认知上产生了对自己的割裂,你将那些嫉妒的情绪,那些恶劣的心境不视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而是将它们视为是外在的、坏的东西,你希望将他们消灭,这样你就得以从持续的情绪折磨中解脱出来了。

极端强烈的情绪会令我们产生自我割裂,而恰恰是对这些负面情绪持有的分离、割裂、摒弃的态度本身,它才是真正的「异常状态」。

我再换一种说法来讲解,就是:如果你不能够接受自己的某一情绪,并极度迫切的想要将这个情绪给抛开、给剥离,这种认知上的自我割裂就是一种异常。

这种自我割裂令你与自己的负面情绪远离,而这又恰恰导致了,你的那个负面情绪,它没办法得到愈合。

因为你失去了和它的联结,你也失去了仔细的去思考这个情绪,去感受这个情绪的机会——而充分的接纳、充分的去感受一个负面情绪,全然的接受它,这本身就是一个通用的治疗负面情绪的基本方法。

所以,导致嫉妒会成为一种持续困扰的第一个原因,是自我割裂。

第二个原因,往往是因为人们对嫉妒这一情绪产生的次生情绪和次生认知。

最常见的,既是对嫉妒这一情绪的羞耻感、和道德层面的自责。

基于人类潜意识层面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我们往往会认为嫉妒是一种不好的品德,如果你嫉妒一个人,就意味着你心胸狭隘,人品低劣。

所以,如果一个情绪除了给你自身造成负面影响之外,它还会导致你产生道德层面的自我攻击,这就会进一步让事情变得复杂化。

嫉妒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会困扰人们的心理问题,但我之所以还要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令我的读者们能够从这个主题中,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到人的复杂性,理解到我们情绪的复杂性。

当一个人被某一心理问题持续困扰的时候,真正困扰他的绝对不仅仅只是这一个简单的情绪,而是伴随着这个糟糕情绪所产生的整体的心理失序和心理失调。

亦或者是,当事人本身已经处于比较糟糕的心理失调的状态之中了,只是嫉妒或者其他的某个负面情绪,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整个心理失调的状态彻底崩坏。

这样一个理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秉持这样一种视角,能够令我们更为宏观的、也是更为客观的理解自己。

如果你深陷于某个单一的情绪、某个单一的事件,陷进去就出不来了,不断的思维反刍,重复的思考这些单一事件,这就会令你的视角螺旋式的变得越来越狭隘。

而这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

就是你会将这些单一情绪的作用不断的放大,仿佛这一个事件、这一个情绪会对你整个人生造成巨大的、难以估量的糟糕后果。

这种灾难化、夸大化的对单一事件或情绪的过度担忧,又会加剧你对它的关注,然后就会进一步将它造成的结果给放大——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俗称的“钻牛角尖”。

因此,所有糟糕的情绪问题,当事人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要将自己从对这一事件的过度关注中解放出来。

也就是你必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你的本能会迫切的希望你每一份每一秒都把事情花在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和思考上,你会生怕错过了什么、或是生怕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而且你还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必须一直想着这件事,这样你才能够“更快”的将这个问题解决。

然而这只是你的直觉。

然而你这个直觉恰恰是错的。

你要先将这个事情丢到一边,不试图去解决它,让自己的大脑能够放空两三天,能够去关注别的事情。

然后,你再回过头来重新看待这个事情,此时你秉持的就是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这种视角令你与那个问题保持了足够的距离,才令你能够将它审视的更加清楚。

接下来,你需要破除给自己施加的道德压力,在这一步上会存在着较为巨大的困难:因为破除道德压力讲起来是很简单的,你只需要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所有人也都是普通人。

所有的道德标准全都是高于现实,它本来就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做到。

而且,这个世界原本并无什么天经地义的秩序,道德只是人类社群发展出的一种社会规则,令那些天性思维简单的人群变得更为驯服的工具。

如果你能够秉持这样一种认识,则道德压力不攻自破,因为你已经将它解构了。

但是你是否能够做到,是否能够彻底的理解到并且能够彻底的秉持这种认识,则是不一定的,看你自己是否愿意真的花费时间,把这一点真正的给想清楚。

破除掉道德压力,不因你的嫉妒而自我攻击,之后,既是要真正处理你的核心问题——由嫉妒所引发的系统性心理失调。

大多数人不会处理这个问题,根源往往是在于系统性的心理失调往往还伴随着思维的混乱和安全感的缺失,这两点共同导致了一个人在此时只能手足无措。

因为他是混乱的,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不能够理性的分析这个问题,只能任由自己被直觉和各种条件反射所操纵,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章法的进行着毫无意义的“自救”。

故而在这一步中,你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让自己的思维恢复正常,认知思维能力是你解决一切身心问题唯一的自救工具,如果这个工具出了问题,你又怎么可能做出什么有效的应对呢?

所以你还需要有意识的收回自己对外界的注意力,让自己的精神从各种混乱的思维漩涡中抽离出来,能够安住于当下。

其实如果你能够有意识的收回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你就会发现困扰自己的问题,在此时好像突然减弱了非常多、甚至会觉得它们都消失了。

这其实是因为,多数困扰我们的心理问题都必然会造就你注意力和思维的混乱,当你的注意力被各种情绪和想法肆意的拉着走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心境恶劣”。

所以,收回注意力时,能够在对比之下可能令你体验到巨大的宁静之感。

许多人容易止步于这个步骤,他在此时会误以为自己终于恢复正常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假象,这只是你的心理失调引发的混乱,得到了暂时的休整。

接下来,你仍旧需要处理那个最本质的问题——克服生活的挫败给你造成的无力感,去面对你生活中那些真实存在的问题。

嫉妒之所以会折磨一个人,是因为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挫败,而是将注意力转移,把挫败的情绪投射于他人、并归咎于他人身上。

你自己当前的生活令你多么的不满意,你就可能会对另一个人多么的嫉妒——这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同理的,你或许是将内心的挫败转移投射到嫉妒他人、也可能转移到对物质的依赖、再或许是投射到童年伤害你的某个人身上。

任何过于强烈的情绪,它都会由于我们内在的各种愿望而将我们的认知加以扭曲。

强烈的嫉妒令我们根本不能客观的看待我们的嫉妒对象,我们有无数的理由论证他不应得到现在他所拥有的一切,我们也有无数的怨愤施加于对方身上,但这皆是因为我们迷失在情绪的漩涡中,我们对显而易见的事实选择视而不见——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和公平,我们的生活本质上也只和我们自己有关,他人的好坏其实和我们毫无关系。

你嫉妒身边的某个人,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误的、将对方和你的强行关联。

毕竟你嫉妒的那个人再怎么优秀,只怕他也是富不过马斯克、帅不过彭于晏,但是你并不嫉妒马斯克、也不嫉妒彭于晏,这是因为你知道,这两个人和你毫无关系——同样的道理,本质上,你所嫉妒的那个人,其实也和你毫无关系。

假如你失败了,那么这仅仅是你自己的失败;假如别人成功了,那也仅仅只是别人的成功。

你的成功不意味着别人失败,别人的成功也不意味着你的无能——你的事是你的事,别人的事是别人的事;你的情感只是你自己的情感,别人的情感也只是他自己的情感,能够清醒的理解到这一点,这就叫做「课题分离」。(文章转自壹心理)

上一条:亲社会实验室丨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想在雨中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下一条:这狗我认识,高考的时候坐我旁边丨狗狗的语言能力有多强?

关闭